臺灣這次出口衰退,主要是因為目標出口市場疲軟、國際油價與鋼價等再挫低、主力的石化產業適逢生產設備定檢歲修,加上電子產品庫存去化不暢等四大因素,所導致的整體出口疲弱現象。

財政部2015年8月7日公布進出口貿易統計,臺灣經濟產業出口,不僅連續6個月大黑字衰退,更是連續兩個月出現雙位數大滑落,創下2008年世界金融海嘯危機以來最差表現。預料出口頹勢最快也要到10月之後才有可能「轉正」。而主計總處公布第二季經濟成長率跌為0.64 %,遠低於原先預估的3.05 %。由於投資、出口、消費三大變數都癱軟無力,引起第二季臺灣經濟情勢的驟然大幅度頹退,使得2015年整體經濟成長態勢,頓時由「保三」變成「保二」大作戰,預告了臺灣經濟陷入更長時間的藍色大憂鬱(blues)的莫大可能性。

企業貸款

品牌力及智慧產權歸屬 兩構面的大哉問題



院級方案也難以立竿見影扭轉劣勢



「保二則猶有相當難度」



新聞來源https://tw.news.yahoo.com/林建山專欄-看臺灣出口連6黑該如何翻紅-風傳媒-222000301.html

今年上半年進口值之減縮幅度,幾近是達到了上一個並非理想年度的六分之一之鉅,其中固然包含有過去一年國際油價銳降因素在內,不過,令人引為遠憂的是資本設備輸入,以及國際工業原物料進口的更大幅銳減,這兩方面的大減退,在經濟發展政策上的意涵,卻正足以反映,國內生產投資的實質減退,以至事業增資擴展意願的更趨低落,這兩大經濟負向效應,都讓人看到了嚴重深化擴散的腫瘤惡化情勢。

臺灣出口「連六黑」的惡劣態勢,各方面的推計都認為,期待第3季就復甦「有困難」,目前頂多祇能用「審慎樂觀」來寄望第4季的「復正」可能性;尤其是,能否「保二」,更是須要政府與民間的「共同努力」,才有希望。

生產投資與增資擴展意願更銳減趨低



*作者為財團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hTC的由旺盛而衰敗,其實正是一個最佳先例,即使經濟部已將「三業四化」,由部級方案提升為行政院級方案,也祇是或有助於改善過去兩年其他相關部會協力配合的意願與投入力度而已,對於國際市場門檻障礙的去除,根本了無幫助。

在行政院「經濟體質強化措施」方案之下,經濟部開出了四帖短期藥方,「走出去」、「拉進來」、「中小企業融資」、「線上出口與實體並進」:「走出去」即為籌組海外展團拓銷,下半年共92場拓銷團,爭取大陸及歐美市場商機;「拉進來」則擴邀買主來台採購,將擴大辦理扣件、產業機械採購會,並放寬補助買主來台條件;加上經濟部貿易局與輸銀合辦的「強化貿易金融貸款方案」,2015年啟動,為期五年,預計每年約90家廠商受惠,帶動新台幣180億元出口值。

臺灣7月出口金額235.5億美元,較2014年同期減少11.9%,衰退幅度超乎預期;這一波出口衰退主要受全球經濟情勢影響,亞洲近鄰各國貿易同受衝擊,臺灣前7月累計出口1,659.8億美元,年減7.8%,而南韓也年減了4.9%;統計上半年數據,新加坡年減13.1%、日本減7.7%、美國減5.2%,僅香港與中國大陸增加,年增幅為債務協商0.1%與0.9%。

最起碼,在半年之內,這兩套對應方案,都不可能立竿見影地改變,當前臺灣「保二不保」的基本經濟劣勢的。

上一次臺灣出口「連六黑」,是在2012年3月至8月,主因是歐債危機造成歐美市場需求不振,化學品出口銳減,加上資通訊產品主力手機廠商的出口失利,使得整體經濟產業出口連續六個月衰退;而這次2015年的出口「連六黑」,則是受到國際油價走跌與中國大陸經濟成長速度趨緩的衝擊,造成全世界貿易需求普遍性下降所致,專家研究機構預估,臺灣2015年出口表現整體不樂觀,恐怕有一路衰退到年底的極大可能。

內容來自YAHOO新聞

國際貨幣基金IMF年原本預估2015年全球貿易量成長率可達5%,但到了4月底,則一口氣向下大修減至3.7%,顯見全球貿易量值大萎縮情勢,很有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為拉抬臺灣出口,行政院雖然已於2015年7月27日端出「經濟體質強化措施」方案,但一般預期,「就像發燒打個退燒針」,祇會產生一點短期性效果,對於已然惡劣化的整體出口表現,恐怕改善有限。專家研究機構預估認為,2015年臺灣全年經濟成長率「保三一定不可能」,「保二則尚有相當難度」。

經濟部四帖短期藥方



「進口加倍減退」已然成為足以影響下半年及未來18個月,臺灣經濟保二大作戰能否有效成功,一個極其重要的前瞻性決定性因素。

臺灣究竟能否從出口「連六黑」的艱難困境中,掙脫「保二」大作戰泥淖,再度讓經濟翻紅?當然成為國內外社會關注焦點。

「三業四化」不可能立即促進出口



除了四帖短期藥方,經濟部企圖重啟2011年已曾推動過的「三業四化」方案,來振興下半年臺灣產業經濟出口情勢;但是,這項原本作為促進產業結構升級轉型的方案措施工具,拿來轉用作為出口翻升或出口倍增的應急方案,在效應即時性,以及作用力發揮可能性上,恐怕都存在深切可疑之處。

首先是,傳統產業特色化、製造業服務業化及服務業國際化這三個面向的產業經濟個人信貸再造重點,目的都是為了增強或增進出口產業部門的供給能量以及經濟產業的特色品質競爭力,都可謂是「厚實供給面能力」的國家級政策作為方式,也都屬於是一種產業科技應用深化的「結構性變革事項」,對於整體對外出口可市場空間(market space)的擴大延伸,並不見得會有直接關聯促進作用,對於出口數量金額(market seize)的提升,更不可能產生直接立即作用,恐怕對於企圖改變扭轉當前臺灣產業經濟對外出口市場劣勢,幫助不大。

林建山專欄:看臺灣出口連6黑該如何翻紅 – 風傳媒

其次是,製造業服務業化及服務業國際化,所涉及的都是,把臺灣對外貿易活動介面,跨越過傳統間接的供給面目標廠商層次,扭變成為直接推進到消費者端的「行銷通路結構革命事項」,這一策略作為方式,所將立即涉及到的是兩大構面的陳年大哉問題:一是需求面的「品牌力」問題,以及供給面的製造生產、服務事業模式與產業科技應用的「智慧產權歸屬」問題。

始於1970年代的臺灣產業經濟國際化發展,直到今天,一向最脆弱最不足的,正是「品牌化落後」及「國際品牌闕如」兩大難題,同時更因為「長期被OEM」的歷史慣性,使得各種生產製造或是服務事業模式的「核心智慧財產權」(core IPRs),都仍掌握在貸款當今跨國大企業乃至其所屬外商、外人手中。

出口「連六黑」態勢嚴重



一旦,臺灣出口廠商意欲脫開其所掌控的「全球價值鏈」(global value chain)的高度排他性壁壘,而企圖自我擴大延伸專屬的目標市場,跨越生產製造廠商段落,而直接移轉到消費者個體個人身上時,無論「國際的品牌力」及「全球性的智慧產權屬」,都勢必成為進軍全世界市場最關鍵的「市場機構障礙」,任一障礙的排除,也都不是一年半載就可以確實獲致解決的。

出口恐怕持續嚴峻



至於國內本身的主觀條件,出口主力資訊產業的筆電存貨,猶待進一步消化,通訊電子產品銷售亦仍然欠佳,臺灣整體經濟產業出口情勢,在可預見期間內,恐怕還會是持續嚴峻局面。

出口連六黑的同時,「進口加倍減退」更是不能輕予忘忽的大問題:進口部門在今年首七月,累計竟衰減了15.3%是出口衰退幅度的一倍,其所隱含的,臺灣經濟會更進一步蕭條的警示作用,意義更深刻。

相關報導
● 7月出口連6黑 樂觀預估再失望
● 因應出口衰退 經濟部劍宗氣宗提對策
完整圖文網址: 林建山專欄:看臺灣出口連6黑該如何翻紅
新聞提供:風傳媒



最近一個多月,希臘債務對歐元衝擊問題有暫趨和緩傾向,而美國消費支出的增強,則有助於歐美經濟市場的回穩;祇是,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趨緩已然成房屋貸款為「新常態」,近期股災的延燒,以及新興市場國家普遍性經貿走緩,都將直接影響到臺灣出口動能。

793E012850CF50BA
arrow
arrow

    k42cq2gmc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